這並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,只是一個小小感慨。
今天 ,著名的微日記碎碎唸工具Twitter,也推出了Find People You Know on Twitter的機制,如同大多數的網路社交工具,開始從你個人的通訊錄中挖人脈資料了。
先不談這個動作到底對隱私權的安全性(對,你自己要選用的喔)的影響有多少,我最近收到好幾封來自不同社群的朋友的邀請信,他們大都是加入了某社群服務機制以後,然後透過邀請功能,撒遍了他通訊錄中所有 email 來往過的朋友,或是客戶。
這件事情無所謂好壞,只要你的朋友不發怨言,外人也就沒有說嘴的空間。
除了大如 Yahoo , Google , MSN 等兼具有自家 IM 或是社群機制網站的業者外,大多數提供免費 email service 的業者,還是只能賣賣網路廣告和代發廣告信件,有些則是在灰色的範圍內賣起 email 名單,或是可能侵犯隱私權的賣使用者分析,這有部份和企業倫理有關,小梅子在另一篇談創業和企業倫理的文章中聊過一點點想法。
小梅子感慨的是這些提供免費服務的 email service 平台業者,必須建置昂貴的硬體設備和客服人力,但在目前的網路趨勢中,卻一直處於被動的尷尬,Facebook、Twitter 都正大光明來要你客戶的使用者人脈資料,你還在傻傻的煩惱要提供多大的email容量才能留住客戶?
從行銷和經營的角度來思考,除非你的 email 服務爛到不行(啊,正常的信都被歸類到垃圾信,廣告信反倒穩穩的在收信匣內),不然大多數的網友是不會馬上因為其他廠商的服務而更換信箱,但新的申請者可能會越來越少。這也不是壞事,因為既有的使用者其實才會帶來可能的影響力和淺在的收益,而透過既有使用者所招募的新申請者,淪為幽靈用戶的可能性也會比較低。
怎麼做?小梅子的其中一個建議是:主動的和社群網站合作。
例如 M 業者的 email service( macdog.com 哈)和親子社群網站合作,玩人拉人的社群遊戲,在親子網站上建立自己的部落,然後邀請自己 email 名單上的朋友來當部落好友,看看誰的第一層好友最多,對於文章的迴響最多,就可以免費擴充名單上 M 業者的 email 好友的服務(例如特別的容量或是版型等),這樣的活動,直接受惠的除了社群網站,間接受惠的還是 M 業者自己的會員,所以算是一個雙贏的合作概念。
這和傳統的幫業者寄發 edm 是不同的經營方法,差別在於,對網友而言,一個是廣告,另一個則是社群活動。
類似的合作夥伴還可以找書籤網站(黑米、推推王、Myshare 等)、微社群服務(巴布 等)和各種社群網站,這是很好的 Win-Win 模式,也是傳統的 email service 平台業者(或說,附屬業務)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。
今天 ,著名的微日記碎碎唸工具Twitter,也推出了Find People You Know on Twitter的機制,如同大多數的網路社交工具,開始從你個人的通訊錄中挖人脈資料了。
先不談這個動作到底對隱私權的安全性(對,你自己要選用的喔)的影響有多少,我最近收到好幾封來自不同社群的朋友的邀請信,他們大都是加入了某社群服務機制以後,然後透過邀請功能,撒遍了他通訊錄中所有 email 來往過的朋友,或是客戶。
這件事情無所謂好壞,只要你的朋友不發怨言,外人也就沒有說嘴的空間。
除了大如 Yahoo , Google , MSN 等兼具有自家 IM 或是社群機制網站的業者外,大多數提供免費 email service 的業者,還是只能賣賣網路廣告和代發廣告信件,有些則是在灰色的範圍內賣起 email 名單,或是可能侵犯隱私權的賣使用者分析,這有部份和企業倫理有關,小梅子在另一篇談創業和企業倫理的文章中聊過一點點想法。
小梅子感慨的是這些提供免費服務的 email service 平台業者,必須建置昂貴的硬體設備和客服人力,但在目前的網路趨勢中,卻一直處於被動的尷尬,Facebook、Twitter 都正大光明來要你客戶的使用者人脈資料,你還在傻傻的煩惱要提供多大的email容量才能留住客戶?
從行銷和經營的角度來思考,除非你的 email 服務爛到不行(啊,正常的信都被歸類到垃圾信,廣告信反倒穩穩的在收信匣內),不然大多數的網友是不會馬上因為其他廠商的服務而更換信箱,但新的申請者可能會越來越少。這也不是壞事,因為既有的使用者其實才會帶來可能的影響力和淺在的收益,而透過既有使用者所招募的新申請者,淪為幽靈用戶的可能性也會比較低。
怎麼做?小梅子的其中一個建議是:主動的和社群網站合作。
例如 M 業者的 email service( macdog.com 哈)和親子社群網站合作,玩人拉人的社群遊戲,在親子網站上建立自己的部落,然後邀請自己 email 名單上的朋友來當部落好友,看看誰的第一層好友最多,對於文章的迴響最多,就可以免費擴充名單上 M 業者的 email 好友的服務(例如特別的容量或是版型等),這樣的活動,直接受惠的除了社群網站,間接受惠的還是 M 業者自己的會員,所以算是一個雙贏的合作概念。
這和傳統的幫業者寄發 edm 是不同的經營方法,差別在於,對網友而言,一個是廣告,另一個則是社群活動。
類似的合作夥伴還可以找書籤網站(黑米、推推王、Myshare 等)、微社群服務(巴布 等)和各種社群網站,這是很好的 Win-Win 模式,也是傳統的 email service 平台業者(或說,附屬業務)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。
留言
我在猜提供免費服務的 email service 平台業者大概只剩下維護的工程師,
小梅子的概念恐怕要跨到不知幾個部門,
在更上頭的人只想說我增到1g、2g、無限容量可以上一次媒體版面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