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情是這樣發生的:「韓良露與趨勢科技文化長陳怡蓁聯合催生了「南村落」,韓良露表示,希望透過南村落未來的努力,師大商圈可以換掉這個過份商業化的名字,而以南村South Village的面貌問世。」
關於這件事情,小梅子的看法在Hemidemi 黑米討論串中寫的很清楚:
一般講師大夜市,是指師大路、泰順街、浦城街和雲和街這邊,也就是目前南村南的位置
而南村北則含概了麗水街、青田街到永康街
幫幫忙啦,文人要自爽,自己開家店搞南村落就好了,不要挾企業贊助,搞這麼大的文化行銷,而將人們記憶中的師大夜市、永康街夜市、青田街咖啡圈,全都「一統南村」了,這非常的機車。
這樣,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發起:
公館商圈改名為 南南村
通化街夜市改名為 東村
既然要搞文化包裝,那就一起全包了吧 ...
不過我雖然不喜歡這些文人劃地盤的舉動,但覺得一些 NPO/NGO 或許可以看看他們「做事情」的方法,或說,怎麼搞文化行銷的。
1. 找人圍事是必要的。不單是募款的需求,那頂多募個一兩次就乾了,這裡推動的是善意的「文化」延伸,文人雅士莫不以參與這個劃地盤的行動為榮。
2. 商業拉抬是必要的。透過共享商業繁榮的吸子,納入附近商家的參與,既然在同一條船上,堆動同一個理念就合理化了。
3. 給人上台是必要的。辦活動就是要搞熱場子,不要自己一個人玩完,場子搭了,就是要給其他大腕也有上台表演,說唱個兩句的機會,互相捧個面子人場。
4. 現成便宜是必要的。用既有的資源和發展,重新制定遊戲規。離了現成的都會區另創一片天是事倍功半,所以選了師大夜市來正名是聰明的,去內湖重來是心酸的 :P
要是樂生運動(或是其他社區營造)有這樣整合行銷資源的機會,或許可以得到「更多」的媒體和民眾的注意吧。
小結:有錢有名的人做事情的確是事半功倍啊。
延伸閱讀:
聽說有人擅自要將師大夜市改名為南村落
關於這件事情,小梅子的看法在Hemidemi 黑米討論串中寫的很清楚:
一般講師大夜市,是指師大路、泰順街、浦城街和雲和街這邊,也就是目前南村南的位置
而南村北則含概了麗水街、青田街到永康街
幫幫忙啦,文人要自爽,自己開家店搞南村落就好了,不要挾企業贊助,搞這麼大的文化行銷,而將人們記憶中的師大夜市、永康街夜市、青田街咖啡圈,全都「一統南村」了,這非常的機車。
這樣,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發起:
公館商圈改名為 南南村
通化街夜市改名為 東村
既然要搞文化包裝,那就一起全包了吧 ...
不過我雖然不喜歡這些文人劃地盤的舉動,但覺得一些 NPO/NGO 或許可以看看他們「做事情」的方法,或說,怎麼搞文化行銷的。
1. 找人圍事是必要的。不單是募款的需求,那頂多募個一兩次就乾了,這裡推動的是善意的「文化」延伸,文人雅士莫不以參與這個劃地盤的行動為榮。
2. 商業拉抬是必要的。透過共享商業繁榮的吸子,納入附近商家的參與,既然在同一條船上,堆動同一個理念就合理化了。
3. 給人上台是必要的。辦活動就是要搞熱場子,不要自己一個人玩完,場子搭了,就是要給其他大腕也有上台表演,說唱個兩句的機會,互相捧個面子人場。
4. 現成便宜是必要的。用既有的資源和發展,重新制定遊戲規。離了現成的都會區另創一片天是事倍功半,所以選了師大夜市來正名是聰明的,去內湖重來是心酸的 :P
要是樂生運動(或是其他社區營造)有這樣整合行銷資源的機會,或許可以得到「更多」的媒體和民眾的注意吧。
小結:有錢有名的人做事情的確是事半功倍啊。
延伸閱讀:
聽說有人擅自要將師大夜市改名為南村落
留言
比如說捷運的站名,比如說凱達格蘭大道,登輝大道等。
師大那邊改成南村落?我覺得應該先問當地住民的看法,這樣比較好。假如大家都覺得不好,就別奔走改名了。假如大家都覺得期待已久,那我們這些外人也許只好尊重當地住民。
真真真是厲害...
文化行銷本身不是錯,但假如為了塑造新圖騰,而故意給予原本文化「次級或負面」的評價,我覺得以目前這幾位檯面上的南村落搖旗大腕而言,實在顯的小家子氣啊。
to 喜
這,或許可行。
但假如為了保住樂生,而打壓原本新莊居民的文化與價值,其實我也不樂見這樣的發展呢。
這部份的確是很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