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參加了幾場和網路行銷趨勢有關的演講,常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:我們公司(或活動)是不是要搞一個什麼噗浪來做行銷啊 XD
小梅子覺得要不要用哪個方法行銷,其實不應該從短暫的熱鬧度或長期的趨勢來下決定,而是應該先決定自己公司或該活動的「核心價值」是什麼,以免短暫的熱潮過了,卻沒有留下粘性,長期的趨勢看似對了,最後卻為工具做嫁,自己的公司反而沒有實際的價值產生。
很簡單的來說這三種網路工具的行銷面:
Facebook:有用的社群參與
較為持久性,且對彼此身分比較需要更深入了解的社群互動。
譬如某唱片公司為透過 FB 來經營旗下藝人,政治人物透過 FB 來經營支持者等等,目的除了取得表面的會員數外,更是因為 FB 上面的會員資料真實性和完整度較高,是屬於真正可以被深度經營的社群資料。
Twitter:有效的訊息傳遞
針對即時的訊息傳遞,更有效的擴散和分類整理。
譬如新聞台或是公民記者,或是國外的許多藝人等,都習於透過 Twitter 來發佈他們的即時訊息,因為 Twitter 有字數的限制,反而可以將流量和深度的討論導回到自己的網站上面。
Plurk:有趣的即時互動
華人較為喜歡的互動模式,不見得深入適合打發時間。
透過 Plurk 較容易在短時間內累積大量的討論或話題,並透過「多人多事」混雜的特性,充分展現 murmur ,所以戲劇、活動等有結束時間的行銷活動很適合在 Plurk 上來做。
假如用電視台來做例子(因為小梅子下週要去八大講這個題目 XD):
民視「新聞台」建議用 Twitter 來發佈他們每一則新聞,並都付連結可連回民視網站
民視戲劇「娘家」,建議用 Plurk 和網友們討論劇情,甚至可以先透漏一些給網友知道
民視相關單位「鳳凰藝能經紀公司」,建議使用 Facebook 來經營旗下藝人,這是比較長期性的經營累積能量
所以影響力不是單單看「好友、粉絲」有多少人數就可以評估的,不同的網路平台工具屬性,他們的會員數意義並不是表面上的數字而已,也和一開始設定的核心價值有密切關係。
小梅子覺得要不要用哪個方法行銷,其實不應該從短暫的熱鬧度或長期的趨勢來下決定,而是應該先決定自己公司或該活動的「核心價值」是什麼,以免短暫的熱潮過了,卻沒有留下粘性,長期的趨勢看似對了,最後卻為工具做嫁,自己的公司反而沒有實際的價值產生。
很簡單的來說這三種網路工具的行銷面:
Facebook:有用的社群參與
較為持久性,且對彼此身分比較需要更深入了解的社群互動。
譬如某唱片公司為透過 FB 來經營旗下藝人,政治人物透過 FB 來經營支持者等等,目的除了取得表面的會員數外,更是因為 FB 上面的會員資料真實性和完整度較高,是屬於真正可以被深度經營的社群資料。
Twitter:有效的訊息傳遞
針對即時的訊息傳遞,更有效的擴散和分類整理。
譬如新聞台或是公民記者,或是國外的許多藝人等,都習於透過 Twitter 來發佈他們的即時訊息,因為 Twitter 有字數的限制,反而可以將流量和深度的討論導回到自己的網站上面。
Plurk:有趣的即時互動
華人較為喜歡的互動模式,不見得深入適合打發時間。
透過 Plurk 較容易在短時間內累積大量的討論或話題,並透過「多人多事」混雜的特性,充分展現 murmur ,所以戲劇、活動等有結束時間的行銷活動很適合在 Plurk 上來做。
假如用電視台來做例子(因為小梅子下週要去八大講這個題目 XD):
民視「新聞台」建議用 Twitter 來發佈他們每一則新聞,並都付連結可連回民視網站
民視戲劇「娘家」,建議用 Plurk 和網友們討論劇情,甚至可以先透漏一些給網友知道
民視相關單位「鳳凰藝能經紀公司」,建議使用 Facebook 來經營旗下藝人,這是比較長期性的經營累積能量
所以影響力不是單單看「好友、粉絲」有多少人數就可以評估的,不同的網路平台工具屬性,他們的會員數意義並不是表面上的數字而已,也和一開始設定的核心價值有密切關係。
留言
真的最近一堆人(那些自詡為專家的人)
在部落格寫plurk/twitter/facebook
都不知道在寫什麼鬼
那些觀察只不過是願不願意寫出來而已
在朋友之間平常的話題討論就已經非常氾濫了
寫出來充其量不過是轉化為文字紀錄
小梅子有真切地把重點說出來
應用面該如何加起來的綜效可以會有什麼結果
該用什麼角度跟態度去利用新興熱潮的網路工具來替自己加分
而且用淺顯易懂簡短的文字就指出要點
不是像一個學生在交作業的方式寫文章
太棒的文章
1.FaceBook的社群真正能夠連結台灣使用者嘛?
真正能夠稱為運作成功的FB社群都是國外發生的
台灣使用者對於FB社群並不熱衷
2.推特在台灣窒礙難行,真的能夠有效傳達訊息?
3.從這次風災來看,PTT和Plurk衝出頭
PTT已是台灣網路平台長老級,其影響無庸置疑
而新生代的Plurk卻僅能趣味互動短期活動推廣嗎?
單看網站本身設計及國外使用狀況,或許是那樣
然而轉到台灣市場來看,似乎又並非如此
以上小小疑問,希望能與你交流
謝謝你們的鼓勵 :D
to Jamesker 和人豪
趨勢和熱潮是不太一樣的
至於你們提到的幾個事件和網站
有些其實我有參與一些些
我會找個時間來聊聊這些 :-)
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