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發生了幾件事情,都和網站所擁有的會員資料有關係,都在所謂的 web2.0 年代中繼續 web1.0 的行銷方式,一個是 Wifly, 另一家則是 PCHome ...... 我們先來談談 Wifly ,先看一下 蘋果日報的一則報導 。 這個事情簡單的說,就是 Wifly 常常以客服名義寄信給會員,但其中的內容卻是其它單位所提供的訊息(這裡是某大學的行銷問卷調查),其實小梅子在 5/24, 6/1 也有分別收到來自 Wifly 的客服信箱寄來的信,信中就是這個行銷問卷調查。 另一個 PCHome 的事情,相關話題可以看 Fred 的文章 ,這個故事也很妙,PCHome 的會員,會不斷收到各式廣告信,而且停都停不掉,刪除會員帳號都沒有用 .... 其實從上面的兩個連結,大家可以很清楚看到這兩個網站是怎麼處理會員資料的,簡單的一個心態,就是: 我們提供服務給你,所以我們寄宣傳信給你,這很合理。 好的,我想不管是收費或是免費的服務,在會員微薄(且可能隨時被偷偷修改)的權益說明中,大都廠商會預留一些模糊的空間,為自己以後可能會有的【名單共享】的事情做伏筆。以 Wifly 而言,下面這段就是一個伏筆: 2. 網站(網頁)中或任何安源公司所提供之服務中,可能有部分特定服務是與其他合作廠商或夥伴共同經營,如果WIFLY 會員不願將個人資料揭露給其他合作伙伴,可以選擇不使用這些特定服務,但如明示同意或事實上已開始使用這些特定服務,WIFLY 會員的個人資料即可能揭露給該特定服務之合作廠商或夥伴。 換句話說,親愛的網友,別再想太多,你的資料是可以被廠商共享的。 其實這樣的行為,很難說對或錯,基本上,任何一家公司都可能會拿會員資料做類似的商業模式處理,不過問題在於: 這樣的行銷方式有用嗎? 小梅子覺得這樣的行銷方式,絕對是有某種百分比的效果,所以廠商會視會員資料如金礦,死命的寄發一些電子信。 在過去,比較專業的處理方式,是將這些會員資料做分析,然後依照個人的分析需求,寄出客製化的廣告行銷信件,但是進入到 web2.0 後,真正這樣分析會員資料運用的網路公司,卻並沒有同步的變多,反而是卯起來亂撒的越來越多。這是不是代表了另一個比較底層的問題,那就是 web2.0 的口號喊的越來越響亮,但真正應用和懂相關行銷或理念的人才確沒有增加,更多的人投入這個行列,但卻沒有質的提升。 上次網路大崩